空调污染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空调污染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定期维护与检查:公共场所的空调系统中的过滤器、加热器、冷凝水盘等设备需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清洗或更换。这是为了确保这些设备不会成为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地。
排风口和过滤网的清洁:空调的排风口和过滤网需定期擦洗以保持清洁。这有助于去除附着在上面的尘埃、细菌等污染物,保证空气流通的清洁度。
冷却塔的清洗:冷却塔需每半年清洗一次。冷却塔容易积累污垢和微生物,定期清洗可以防止其成为污染源。
法律责任: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条,公共场所经营者如未按规定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清洗消毒,将面临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警告和3万至5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者,还可能面临停止营业或吊销卫生许可证的处罚。
这些规定旨在通过定期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公共场所空调系统的卫生状况,降低因空调污染导致的健康风险,为公众提供一个更清洁、更安全的空气环境。
集中空调清洗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下)
前序 清洗方案与技术措施的探讨聚焦于集中空调系统的维护与清洁,旨在保障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本文将分两部分详细介绍清洗过程与技术细节,旨在提供全面的指导与解决方案。清洗服务需关注关注、转发、点赞、评论等相关事宜。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程序
主管道清洗/消毒程序
空调主机停机
现场保护与覆盖
确定清洗工作点
设备与电源准备
大功率负压集尘机连接至系统风道末端
房间支风管道临时密封
大功率负压集尘机产生内外压差,捕集污染物
中央空调清洗机器人选择工作点,开工作口
工作口防护与记录
机器人底面接触式吸尘
机器人高速滚刷抛光顶/底/侧面
底面接触式吸尘
风道四壁擦拭
评估清洗效果,不合格返回上一步
关闭大功率负压集尘机,消毒风道
验收主风道
封口与撤除防护
恢复风道与天花
设备与工具清理与撤场
现场保护物清理与保洁工作
支管道清洗/消毒程序
空调主机停机
现场保护与覆盖
确定清洗工作点
设备与电源准备
大功率负压集尘机连接至系统风道末端
房间支风管道临时密封
空气负压机产生内外压差,捕集污染物
拆卸或开工作口
工作口防护与记录
安装清洗刷头
预洗工作
往复清洗直至干净
评估清洗效果,不合格返回上一步
关闭空气负压机,消毒支风道
验收与封口
撤除防护与恢复
系统试风与恢复天花
设备与工具清理与撤场
现场保护物清理与保洁工作
风机盘管清洗/消毒程序
风速仪测量风速,确认停机状态与电源切断
现场保护与覆盖
设备到位与拆卸清洗部件
清洗送风散流器、回风百叶与空气过滤器
风道吸尘与离心风扇清洗
软连接部分与风机涡流罩清洗
翅片表面使用多功能气枪配清洗剂与清水清洗
清洗托水盘与高压风机消毒
恢复空调设备与测量风速
检查有无漏水现象与紧固盘管
空气处理机组(风机房)清洗/消毒程序
关闭系统电源与现场通知
过滤网消毒清洗
现场防护与准备施工
清洗管道系统与机房内部
管道系统消毒与检测
封口与恢复管道与机组设施
清洗涡轮与电机,保持防护避免受损
清洗表冷器与过滤网消毒与安装
排出机组污水与擦拭外观与消毒
冷却水塔清洗/消毒程序
检查冷却水塔组件与消毒
消毒药剂循环6-8小时
放空冷却水塔中的水
清洗冷却水塔内与水输送系统
使用高压水喷洗与专业清洗设备
保持余氯浓度在5-ppm之间
不同材质与结构的风道清洗工艺说明
镀锌板管道:遵循通用清洗流程
土建管道:注重减少开口与全程负压清洗
岩棉管道:使用轻柔清洗设备与减少开口
玻璃钢管道:减少开口数量与采用特定清洗方法
圆形管道:使用大功率吸尘器与减少开口
药剂使用与消毒方法
采用专用消毒机器人与电动气溶胶喷雾器进行消毒
消毒剂选择:季铵盐类(金属管壁)与过氧化物类(非金属管壁)
使用方法:1:倍稀释,完全湿润表面,作用-分钟
工程收尾工作
清洗完成后,进行可视化检查与系统内重新检查
检查与撤除电气设备与水源
现场清洁与施工区域的完整清理
清洗设备与工具的打包与撤离现场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技术要求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需采用机械方法,确保设备、部件、风管以及冷却塔等得到有效清洁。
清洗范围包括送风管、回风管、新风管、空气处理机组内表面、冷凝水盘、加湿器、除湿器、盘管组件、风机、过滤器、室内送回风口及冷却水塔。
专业清洗机构在开始工作前,需查阅技术资料,进行现场勘察,确定清洁工具、设备及工作流程,制定详细的清洗计划与规程。
风管清洗时,应采用专用设备将可视污染物有效收集,严禁人员进入风管内部进行人工清洗。清洗过程应分段、分区域进行,并采取有效隔离措施,确保空气流通不受影响。
部件清洗应使用专用工具,确保清洗后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部件应恢复至原始位置,且可调节部件应恢复至原有位置。
冷却塔清洗消毒时,应首先排空冷却水,对内壁进行彻底清洗,去除表面污物。如发现致病微生物,应采用高温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处理,随后排空冷却水并清洗内壁。
在清洗作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物扩散,保持风管内部负压,隔离作业区,妥善收集污物。
清洗机构可通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不同部位的作业出入口进出,进行清洁与检查工作,必要时可切割出入口,并确保施工后密封处理。
消毒处理时,应选择对风管及设备损害小的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与风管设备的保护。清洗后应及时进行冲洗与通风,防止消毒溶液残留物对人体与设备造成影响。
清洗效果检查包括风管积尘量、部件残留污染物、消毒后的细菌和真菌去除率等指标,需符合卫生要求。清洗机构需进行自检,并由卫生学评价机构对清洗消毒效果进行验证。
清洗后,应使用机器人录制成影像资料,记录所有清洗过的风管内部情况。清洗机构需遵守安全规定,制定安全制度,设置安全员,确保施工人员及建筑物内人员安全,并保护环境。
所有从空调风管系统清除出来的污物均需妥善保存,并按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从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工作的专业机构需符合特定要求,而用于清洗的主要设备需满足特定技术标准。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
1、空调系统新风量应满足每人每小时~立方米。
2、保证空调系统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吸入新风。
3、空调系统的冷却塔、过滤网,表冷器,冷凝水盘表面应保持清洁,定期委托专业清洗消毒机构进行检查、清洗、消毒,并进行定期检测评价。
4、空调房间内的送、排风口应经常擦洗,保持清洁,表面无积尘与霉斑。
5、必须建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维护、清洗和消毒档案。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为了预防公共场所的空气传播性疾病,保障公众健康,本办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主要包括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规定。 第二条明确规定,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需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标准,公共场所经营者需确保其符合这些要求。新风应直接来自室外,且新风口需远离污染源并设置防护网和初效过滤器。 第五条强调空调机房的清洁和干燥,禁止存放无关物品。系统需配备应急关闭装置、分区运行控制、空气净化消毒装置以及清洗消毒窗口等设施。 第七条和第八条详述了新建、改建系统的卫生学评价要求,以及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定期清洗和消毒规定。清洗频次和标准严格,确保无致病微生物污染。 第九条要求公共场所经营者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维护,并保留相关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卫生学评价报告、清洗记录等。 第十条到第十三条规定了在特定情况下,如检测出致病微生物或空气传播性疾病暴发,应对空调系统进行紧急处理和清洗消毒。 第十四和十五条提到在疫情暴发期间,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加强管理和定期消毒,确保其符合运行要求。 最后,第十六和十七条明确了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职责和处罚措施,以及相关规范的制定和发布机构。扩展资料
卫监督发 号 卫生部关于印发《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为了加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我部制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本办法自年3月1日起实施,我部年8月日颁布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同时废止。二〇〇六年二月十日